巴赫穆特三面被包围,乌军损失惨重,泽连斯基临阵换将
文/行走斯图卡
俄乌两国之间的血腥冲突仍在继续,双方围绕着巴赫穆特地区的战斗十分惨烈;就在外界聚焦于战况发展的时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乌军指挥层做出了重大调整。
据乌克兰总统网站报道,泽连斯基日前签署了命令,解除乌克兰联合行动部队司令爱德华莫斯卡利科夫的职务。命令并没有给出理由,但外界普遍认为,很可能与近期乌军损失惨重有关;在去年3月份,莫斯卡利科夫还被泽连斯基授予勋章、表彰其“作战时展现的勇气”。但是近段时间以来,乌军贪腐丑闻频发,乌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多名高官被解职,但是有观察人士认为,贪腐可能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在于乌克兰武装部队,与基辅当局在关于巴赫穆特战局的处理问题上产生了矛盾。
此前俄罗斯调整特别行动指挥层的时候,有些人将其解读为“临阵换将、败军之兆”,但乌克兰方面也出现了“临阵换将”,想必也有一番说辞;不过一个可信度较高的说法是,俄军在巴赫穆特已经呈现三面包围的态势,乌克兰武装力量方面认为应该组织后撤、重新部署防线,但是基辅当局坚持将更多的部队投入到这个口袋中、并且拒绝撤退——这样做的目的可能并不是为了战场的胜利,而是出于政治目的:不能让西方看到乌军丢了这样一个重镇,进而维持西方继续支持乌克兰的信心,至少要撑到西方新一轮军事援助到位。
然而不管乌克兰如何表现自己的决心,欧洲出现信心不足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是因为乌军难以改变当前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欧洲民众也越来越厌烦这样的战争。在德国柏林爆发大规模反战示威游行后,法国巴黎民众也走上街头;据媒体报道,法国首都巴黎等三十多个城市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民众高呼“退出北约、反对三战”的口号,仅是巴黎就有上万民众参加此次示威,这也是法国过去两周里第二次出现大规模的反战游行。
鉴于欧盟和欧洲很多国家被美国牢牢掌控,让欧洲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并不是很现实,但是深度介入俄乌冲突这件事,在欧洲正在失去民意基础。
毫无疑问,俄乌冲突是人类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有观察人士认为,俄罗斯通过这场战争,在经济上摆脱了对能源出口的依赖,重新回到以军工带领制造业的模式;在地缘政治领域,让欧洲厌战弃战、并且以一己之力对抗西方,借此机会参与新国际秩序的权利洗牌,将俄罗斯重新推到国际舞台的中央。
这样的观点存在争议,但是欧洲的费拉不堪多少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而且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俄罗斯与西方在乌克兰争夺的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至于乌克兰本身的死活并没有多少人关注。经济学家约瑟夫波利塔诺认为:乌克兰经济在2022年萎缩了至少35%、工业产值下降了42%,这个情况只会进一步恶化;目前至少65%的乌克兰家庭已经一贫如洗、30%的家庭急需必要的生存物资,但是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依旧是为了让乌克兰流更多的血。
现在,中国提出了“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这是截至目前国际社会提出最公平合理、最具有可行性的和平方案,因此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西方对中国的立场展开了各种抹黑,但它们越反对、越能证明中国这个方案才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正确方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