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包围巴赫穆特,却故意留出一道缺口,泽连斯基还真中计了?
围绕乌军在俄乌激战焦点地区巴赫穆特的“退与守”,基辅当局的态度与西方的口径在短短一周之内呈现出了“两级反转”。据环球网报道,在会见了多名乌克兰武装部队高级军事指挥官后,乌总统泽连斯基下令增援在巴赫穆特战斗的乌军守军。
他在声明中表示,乌克兰没有任何一寸领土可以被抛弃,外界所谓“乌军计划从巴赫穆特撤军”的说法都是“谣言”。与此同时,部分西方智库从此前的建议“乌克兰军队尽快撤出当地,以保存生存力量”,变为了“现在谈论撤退还为时尚早”。
值得一提的是,泽连斯基还强调,军方与总统府就“继续保卫”这座城市达成了“共识”,这显然是在回应有关“乌政府和军方高层爆发冲突”的传闻。近日有德媒报道称,乌总统泽连斯基与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就巴赫穆特的退守问题意见相左,前者主张死守下去,后者则建议军队尽早撤出。
按照泽连斯基的说法,双方已经克服分歧,一致认为继续战斗更符合当前的形势。之所以会这样,恐怕是“政治压倒军事”的一种典型表现。作为职业军人和高级将领,扎卢日内从专业军事角度出发,认为保留有生力量远比死守这座城镇更有价值,继续在此地投入部队,只会白白消耗掉乌克兰的宝贵战力。
然而对于泽连斯基来说,能否守住巴赫穆特恐怕有着更大的政治意义,其决定着自己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之中的形象、价值和政治信誉。若乌军弃守巴赫穆特,西方世界恐将对泽连斯基和乌克兰都产生不信任感,抑或是认为乌克兰不再具有利用价值。正因如此,这位乌总统才始终坚持不能放弃巴赫穆特。
当然了,如今的巴赫穆特战局,恐怕也容不得乌方顺顺利利地撤退了。从近期俄乌两军在巴赫穆特的作战态势来看,俄军和“瓦格纳”军事集团拿下了巴赫穆特约40%的地盘,同时还从三个方向包围了此地,但巴赫穆特西侧的低洼地带并未被俄军占领。乍一看,乌军尚有从这里撤退的机会,然而仔细一想,这正是兵法中的“围三阙一”打法。
针对这条通道,俄军在其两侧地带部署有炮兵部队,可随时轰击经由缺口运动的乌军部队。很显然,俄方并不急于彻底围困住巴赫穆特,而是利用乌方“寸土不失”的心态,诱使乌军向巴赫穆特派遣一批又一批的部队,打残一批算一批。而不管乌军是要继续增援此地,抑或是从包围圈缺口撤退,俄军火力都能覆盖这一缺口并收“过路费”,只不过这个“过路费”是要由乌军士兵的生命来支付的……
可以说,在已经行程的“围三阙一”形势面前,乌军是撤是守,大概都不会很舒服。乌政府和军方高层达成的继续防御并投入新部队的一致意见,恐怕已不再是为了彻底守住此地,而是要为后方重建部队争取时间。只可惜,那些被送入俄军包围网的乌军士兵们,大概在踏入巴赫穆特的那一刻起,就再也回不去了,因为乌政府已在相当程度上中了俄军下的套。
编辑:admin